扫码手机阅读

三国昏君权臣:开局绑定何进打工

作者:悲鸣1 | 分类: | 字数:36.8万

第121章 万里之外去封王(一)

书名:三国昏君权臣:开局绑定何进打工 作者:悲鸣1 字数:3459 更新时间:2025-02-22 02:02:25

第121章 万里之外去封王(一)

如果刘辩在这里,就会说,这不就是后世的社会上常用到的最低保障吗?

荀彧道:

“有了这样最低保障后,我们也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再进行变动。”

“能够确保绝大多数都能有收获,不至于饿死。”

“我们实际推行起来,才会更好考察下面的是否将事情做到位,更容易将事情推行下去。”

吕布道:

“好。”

“先生将这事情整理成奏折,我会让人尽快递交到朝堂上去。”

“同时,这事情先在并州试行做下来。”

“等有成效时,才整理成奏折到朝堂上去。”

“这事情做好了,就有先生的首要功劳!”

荀彧嘴里道:

“不敢当。”

但是心里也有些自鸣得意。

从荀子传下来的思想,在治国理政上有很大的优势,是吕布这些武人远远不及的。

现在还不是很安定的时期,武人镇守一方,还有很大的作用。

可是只要民众都如小皇帝设想做法,都能好好生活,各地反叛事情就不会有那么多了。

他们这些人作用就会上来。

压倒武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一个兵士来向吕布报告,说去向公孙瓒那边的使者已经回来,并且也带来了公孙瓒那边的人。

张懿连忙道:

“布儿快快招人进来晋见,不可怠慢了。”

吕布道:

“义父说得很对。”

吕布就传令下去,让人带公孙瓒的人进来见他。

随着前去公孙瓒处的使者回来,过来的公孙瓒那边的人,竟然是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。

公孙续先拜见张懿和吕布,然后才对吕布道:

“将军,我父很高兴将军的提议,我们并州和幽州两地可以继续向北的地方扩展地方。”

“就让我们的军事都联动起来,来年一起向北边扫荡去。”

吕布道:

“公孙瓒刺史深明大义,我们为朝廷贺,为陛下贺。”

“我将安排廷宴,就请公孙小将军落坐饮食。”

公孙续道:

“多谢将军的好意。”

“不过我来将军这里,还想求将军些事情。”

吕布道:

“公孙小将军请说,只要不是太难办的事情,我会帮助公孙刺史那边的。”

公孙续道:

“我们幽州地方也想推行皇庄政策。”

“但是我们那边并不通皇庄的施行政策。”

“我们那边也没有人从陛下那边派下来。”

“我们就请将军这边可以派人过去指导我们进行皇庄建设,还安排人和陛下联系。”

吕布就只好看向荀彧。

他这边要派人到公孙瓒那边做事,也就只有了荀彧。

可是吕布又很舍不得荀彧离开。

同时吕布为不好直接命令荀彧做事情,一直都是商量着来的。

荀彧看出了吕布的为难道:

“将军,难得公孙刺史有这份将幽州地方也并入皇庄的做法,我们又怎么能够不帮助公孙刺史成全呢。”

“我就带一个学徒过去那边。”

“等到学徒熟悉了那边,我就会马上回来。”

“学徒就会一直留在公孙瓒那边。”

“我是陛下安排到将军身边,肯定会一直随着将军。”

吕布有不好的回忆。

原本他这边有荀彧和荀彧两位智谋之才,可是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位。

虽然现在他吕布手上的兵没有少,地位也成了大汉的侯爷。

可是身边能用的人变少了。

听到荀彧保证,吕布才稍微放下心来。

晚上摆上庭宴招待公孙续。

夜间,严氏对吕布道:

“夫君,我这么久都生不出孩子来了,恐怕已经生不出来了。”

“夫君还是尽早纳妾吧!”

吕布安慰道:

“夫人何必说这样的话呢!我们就只有吕绮玲一个孩子也是挺好的。”

严氏道:

“我向那公孙小将军打听了,他那边有个妹妹。”

“正好我们幽州和并州两边联合。”

“夫君可纳公孙小将军的妹妹,让我们两家结秦晋之好。”

吕布道:

“夫人看着安排吧!”

“夜深,我们就吹灯安歇吧!”

吕布已经吹灭了灯,伸手揽起严氏的细腰,到床边来。

严氏用小手捶打吕布有些坚韧的身体,娇嗔道:

“夫君总是猴急,讨厌!”

……

荀彧已经随公孙续去幽州之地。

荀彧的先写上一份奏折来到洛阳,到太后这里,太后又将奏折打发到刘辩这里来。

太后的人对刘辩道:

“陛下,太后说这份奏折是商议皇庄下面的事情,还是陛下亲自处理。”

“太后不好越俎代庖陛下这些事情。”

刘辩也没有认真看过几回奏折,这是为数不多的看几回奏折的一次。

刘辩看了会奏折,就让人召曹操来商议事情。

曹操过来后,刘辩就将奏折传给曹操观看。

曹操才观看一会,就道:

“陛下,此人大才啊!”

“如果依照这里的办法管理皇庄,比较容易执行下去,也方便对下面管理成绩的考核。”

“如果这方法执行到位的话,天下将再也没有贫寒之人。”

“人人都将有事情做,人人都会有饭吃。”

治理天下,不是要看富人要富到什么程度,而是要看天下贫寒之人很少,没有流民,就是大治的盛世。

刘辩点点头道:

“实际执行时候,我们要考虑到老人和小孩。”

“小孩在幼年时期,皇庄将安排他们幼年时候免费学习。”

“到孩子成年时,才会将他们纳入最低保障体系当中去。”

“老人了老了,皇庄就要负担起对老人养老起来。”

曹操道:“陛下,这不就是圣贤所说的老有所养,幼有所依吗?”

“原来陛下志在这里!”

刘辩冷哼道:

“我所要做的事情,你们这些人不理解的地方多着呢!”

“那个袁绍,还是不说他了,放他到远远的地方去,然后再看他的造化了。”

曹操道:

“袁绍以后也会理解陛下的。恐怕袁绍以后要做事情,也会陛下这边来。”

刘辩道:

“但愿如此吧!”

“不让他处在一定高度,他是不会知道朕为何一定要这样做事情。”

“朕所求的不是朕是否是圣明君主。”

“朕所求的,我大汉能够长治久安。”

“我求我大汉的人,人人都能吃饱饭,人人都有衣服穿,人人都有房子住,孩子们都能去读书!”

曹操动容道:

“我一定要告诉所有天下人陛下的想法,我一定会帮助陛下达成这些想法的。”

刘辩欣慰道:

“听说有人评价曹阿瞒是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。”

“你可一定不要让朕失望啊!”

曹操梗着脖子红着脸道:

“到底是哪个王八蛋在胡说八道。我怎么就是乱世之枭雄呢!”

“我怎么会背着陛下,要做枭雄之事呢!”

“请陛下一定要相信我!”

刘辩道:

“朕若不相信你,也不会让你当朕的大将军了。”

曹操心道:

“你若是相信我,也不会留一手,要控制我了。”

刘辩道:

“曹阿瞒,你看吕布那边就一个荀彧,也为朕出了个治理天下的好主意。”

“我知道曹阿瞒那里的谋士有不少,可不能都埋没了啊!”

“啊!”曹操叫出来道:

“我,我一定会让他们多多思考国策。”

刘辩道:

“也不要他们多思考大而空的国策。”

“就让他们像荀彧这样多思考实际做事情的办法。”

“如何将事情更好的做到位,做得更彻底。”

曹操道:

“是!”

曹操和刘辩再谈了一会,就谈到了袁术和刘表上来。

曹操道:

“那袁术和刘表起了冲突。”

“当地人支持刘表,驱逐起袁术来。”

“袁术和刘表有些将胶州划分而治。”

“袁术治东边,刘表和当地的土人们治西边。”

“他们有些过分了,陛下真不准备去收拾他们?”

刘辩道:

“朕早就说过了要执行千里封侯,万里封王的政策。”

“那刘表好歹是汉家的皇室宗室,要给他机会。”

“朕也大度些要给袁术些机会。”

“其实朕所思的大汉将要对外的政治重心不在那边,那边总要有人镇守才行。”

曹操道:

“还有益州那边。原来的刺史刘焉病逝了。他的儿子刘璋就自领为益州的刺史。”

“他刘璋真还将益州看成是他家了,都不向朝廷通报一声,不等朝廷安排,有些脱离朝廷的掌控了。”

刘辩道:

“这一次就算了。朕不打算处罚那位皇室宗室宗亲。”

“不过以后这事是不许可的。你曹阿瞒现在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治理好皇庄下面的事情上来。”

“最低保障要执行下去,老有所养,幼有所学,要做到。”

曹操只好道:

“是!”

刘协的队伍已经来到三韩地方鸭绿江边上。

此时这边也是寒冬,鸭绿江的水都冻了起来。

马车里,太皇太后身上裹着毛皮大衣,仍然是止不住的寒冷。

太皇太后骂骂咧咧道:

“刘辩那个狗皇帝真不是个东西,竟然将我协孙子发落到这个鬼地方来了。”

“我看他就是怕有朝臣支持我协孙子,将他的皇位夺了去。”

刘协却是充满希冀地看向外面白茫茫一片道:

“我要是在这个地方当皇帝,皇兄应该管不到我吧!”

太皇太后指指车厢外面的孙策和周瑜道:

“协孙子可不能用这些人。他们都是那刘辩小儿的人。”

刘协道:

“好,就依太皇太后奶奶。”

“孤会将他们远远的支开。不过现在我们还需要依靠他们,到那平壤地方落脚。”